
分體式超聲波液位計測量值與實際物位偏差過大,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。以下結合常見原因和解決方案進行說明:
一、環境因素干擾
水蒸汽與霧氣?:罐內水蒸汽或霧氣會吸收和散射超聲波信號,導致回波時間差計算錯誤?。
解決方法?:加裝導波管、涂抹潤滑劑或傾斜安裝探頭以減少水珠附著?。
電磁干擾?:工業現場電機、變頻器等設備可能干擾信號傳輸,導致數據跳動或無信號?。
解決方法?:單獨接地、遠離干擾源或加裝金屬儀表箱屏蔽?。
二、安裝與機械問題
盲區影響?:安裝時未預留盲區(量程5米內盲區約0.3-0.5米),導致高液位進入盲區?。
解決方法?:確保探頭與高液位距離大于盲區?。
攪拌或液面波動?:攪拌器導致液面劇烈波動,削弱回波信號?。
解決方法?:降低攪拌轉速、偏離攪拌或加裝導波管?。
三、設備與信號處理問題
渡越時間誤差?:聲波衰減導致接收信號幅度隨液位變化,計時閾值不一致引入誤差?。
解決方法?:采用時間增益控制(TGC)電路補償衰減,或通過微分處理信號包絡消除誤差?。
泡沫覆蓋?:泡沫吸收超聲波信號(尤其覆蓋面積>40%時),導致“丟波"或搜索狀態?。
解決方法?:使用導波管或更換為雷達液位計?。
四、校準與設置問題
參數設置不當?:如發射脈沖強度、量程范圍未根據實際工況調整。
解決方法?:重新校準參數,確保量程與現場匹配。
溫度影響?:環境溫度變化可能引起測量漂移,需定期校準。
五、硬件故障
電源或傳感器損壞?:電壓異常、探頭故障等可能導致無顯示或數據異常?。
解決方法?:檢查電源連接,必要時聯系廠家維修?。
若上述方法無效,建議結合具體工況進一步排查或聯系專業技術人員。